媒體杭電
MEDIA NEWS
今年2月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麗水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麗水大數據工作站在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雙站”揭牌,工作站引進的第一位院士正式到位。
麗水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志偉說:“去年12月,杭電麗水研究院剛揭牌成立,還不到2個月,杭電就引來了院士和大華科技產業落地,高效而有力,為我們的合作開了個好頭?!?/p>
“依托杭電麗水研究院,雙方將在實驗平臺研發建設、人工智能科技項目研發與中試、高新技術產業孵化、產業人才引育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焙贾蓦娮涌萍即髮W校長朱澤飛把學校與麗水經開區的合作稱為“山電之約”。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興杰也表示:“杭電要發揮學科優勢,拿出擔當、行動和智慧,在支持、參與浙江山區26縣共同富裕行動中不遺余力?!?/p>
廣建平臺 催生要素“化學反應”
2021年12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出臺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服務數字浙江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提出要“大力發展集成電路學科群、工業互聯網學科群、人工智能學科群、數字治理學科群”“一縣一策幫扶,助推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加強政策建言,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等?!斑@相當于杭電支持、參與浙江省共同富裕行動的總綱?!敝鞚娠w說。
“杭電選擇和麗水合作共建地方研究院,配置高水平的科研團隊靠前服務麗水地區,也是基于把優質創新資源向26個山區縣傾斜的考量?!痹诤贾蓦娮涌萍即髮W產學研融合發展中心主任李虎看來,依托杭電麗水研究院,能把高端人才、優秀校友、高科技企業、研發機構、創投資金等資源集聚起來,催生出高質量發展要素“化學反應”。如今,隨著大華科技麗水大數據工作站的揭牌,麗水布局“圖像標注”產業的計劃已正式開啟,走出了依托平臺,校、地、企合作助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除杭電麗水研究院外,目前,杭電已經設立武義、三門、天臺、仙居等技術轉移分中心,還建有龍泉創新中心、永嘉數字經濟研究院、杭電數字農業研究院等科技服務平臺,主動挖掘服務應用場景,條件成熟即“開赴山區26縣落地開花”。
“過去我們一般只向這些地方派駐科技特派員,力量還是比較單薄的,現在我們希望擴大支持山區縣的覆蓋面,有陣地有團隊,廣建平臺,開展有組織的科技賦能工作,增加平臺對地方的面對面輻射效應?!焙贾蓦娮涌萍即髮W副校長馬國進表示。
聚焦產業 助力“塊狀經濟”升級
麗水市縉云縣享有“中國鋸床之都”之稱,全縣鋸床生產產業從“機械化”到“數字化”的背后,凝聚著杭電人的心血。
20年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陳國金作為浙江省“雙服務”專項行動組成員,駐點在縉云縣進行技術幫扶。20年來,陳國金團隊從為企業解決機械技術問題入手,逐步幫助企業建立平臺并做強做大,助力鋸力煌、晨龍、暢爾、金馬遜等一眾企業從小作坊成長為龍頭企業,完成了數控帶鋸床和高端拉床等裝備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
針對縉云鋸床產業規模大、檔次低和企業對技術創新需求迫切的實際情況,陳國金還幫當地政府建立了帶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創新平臺,動員縉云縣龍頭企業組建了帶鋸床和特色機械裝備創新聯盟,平臺和聯盟雙雙得到了省科技廳的立項支持。
由于行業門檻較低,縉云80%的鋸床市場曾經長期被低端產品占據,大企業的技術優勢難以體現,陷入“價格戰”的被動局面。通過技改提升產品科技附加值的變革迫在眉睫,“數字化”成為破題的“鑰匙”。就在此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陳科明依托自己創辦的科技公司,為縉云鋸床生產產業數字化賦能之路給出了“杭電答案”。
陳科明(左三)在產學研項目驗收現場(程振偉 攝)
“我們給鋸床裝上了‘芯片’,通過對各類元器件的反饋檢測控制,實現設備遠程維保?!标惪泼髡f,他們團隊通過對不同環境變量的生產、加工參數的遠程數據交互,實現了鋸切方案優選和在線實時插補,進而實現恒載鋸切動態控制,大幅提高了鋸切精度和鋸切效率?!艾F在賣的是‘產品+服務’,企業有了核心技術,競爭力更強了?!?br/>
同時,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陳科明還建立了縉云縣統一的鋸切行業大數據管理平臺,為各家企業研發、生產提供全面的市場情報,有效采集設備運行數據,為產品市場銷售、后續改造升級提供大數據支撐。
深耕基層 精準服務地方
連日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師姜葳忙著聯系校內電子、通信、智能技術、產品設計等專業的教師,為麗水市云和縣幾家龍頭木制玩具企業設計新產品。
“云和縣被稱為‘木制玩具之都’,但主要是代工,很少有自己的品牌,價格上不去,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睆?017年起便擔任云和縣科技特派員的姜葳,急云和之所急,想方設法升級木制玩具產品技術和款式設計。早在2020年,姜葳就曾協助云和縣科技局舉辦木玩創意設計大賽,并主導優秀設計作品的拍賣、專利申請和產品轉化。
“我們將外界的設計資源導入到云和本土企業,減少他們的設計研發成本?!苯谡f,此舉深受企業歡迎。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藝術與數字媒體學院教師張振穎,則對衢州市柯城區余東村的農民畫情有獨鐘,一心想推動農民畫文創的數字化?!暗綄嵉芈糜蔚娜藬诞吘褂邢?,如果把農民畫數字化,就能大幅拓寬鄉村旅游的受眾面,也能幫助農民增收?!睆堈穹f說。
張振穎為余東村農民畫文創產品的品牌提升支招(程振偉 攝)
為此,張振穎所在的學院去年在余東村成立了未來鄉村農民畫藝術實踐教學基地。目前,張振穎團隊正在研究通過運用AR(增強現實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虛擬展陳、NFT(非同質化代幣)數字藏品、AI(人工智能)定制化生成等技術,構建農民畫數字文創案例庫,在互聯網平臺實現農民畫藝術的數字化呈現,形成跨越地理空間的傳播力與影響力,讓更多人在云端感受傳統農耕民俗文化的魅力。
丁力杭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派駐仙居縣溪港鄉塘弄村的第一書記,今年是他入駐塘弄村的第2年?!斑@個電商中心就是杭電援建的?!倍×贾钢砗髮⒁⒐さ霓r產品電商大樓興奮地說。
丁力杭和塘弄村的村民一起謀劃大學生寫生基地(程振偉 攝)
前年,丁力杭和駐村工作隊為塘弄村引進了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心香”小香薯,現在正著手引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陳豐農的深度應用機器視覺和光譜分析技術設備,提升小香薯標準化分揀、分類水平,用透射和漫反射技術剔除有“內傷”的產品,打造出標準化、高品質、有品控閉環的高山小香薯,助村民增收。
“助力26個山區縣共同富裕,必須要深層參與,我們注重利用產學研、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等政策工具,讓有干勁有技術有想法的人,扎根下去、沉入基層,在精準服務企業、農民個體中做出實效?!崩罨⒈硎?。
建言獻策 “共富”邁入快車道
去年底,一份題為《開化以共富聯盟推進共同富裕建設的有關經驗和建議》的咨詢報告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這份咨詢報告總結的開化“黨建聯盟+利益聯盟”“先富帶后富,先富幫后富”的機制和經驗,在全省26個山區縣得以推廣。
起草這份報告的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省信息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辛金國和副教授劉昱?!拔覀兿鲁恋交鶎右痪€,關注浙江省26個山區縣發展的新經驗、新模式、新做法,通過建言獻策,發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效應?!毙两饑f。研究院提交的《以未來鄉村建設助力我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建議》《市縣政府數字化轉型中的突出問題與建議》《關于新昌、天臺“浙東唐詩之路”旅游開發狀況的調查及建議》等決策報告,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批示和相關部門的采用。
與此同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省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還發揮智庫作用,在26個山區縣建立分院,助力地方政府在共同富裕征程中破除觀念、理念和機制藩籬。去年,研究院調集鄉村治理、會計、管理學等專家力量,為開化縣提供固有林場改制方案,被縣委、縣政府采納。
“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充分發揮杭電電子信息特色優勢,我們大有作為、大有可為。在數字浙江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中,學校一定要彰顯‘杭電擔當’、奉獻‘杭電智慧’、貢獻‘杭電力量’,賦能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從面、線到點,全方位全時段助力浙江省26個山區縣奔赴共同富裕,杭電責無旁貸?!蓖跖d杰說。(記者 徐清子 付曦地 通訊員 程振偉 李大鎏)